• 却月凌风度雪清。何郎高咏照花明。一枝弄碧传幽信,半额涂黄拾晚荣。
    春思淡,暗香轻。江南雨冷若为情。犹胜远隔潇湘水,忽到窗前梦不成。
    参考资料:
  •   首句“却》凌风度雪清”是对梅花所处环境的描述。“却》(指弯》)凌风”本出自南朝诗人何逊的《咏早梅诗》:“枝横却》观,花绕凌风台。”这一句总的意思是说:在积雪横陈、明》高挂的清宵,梅花在料峭的寒风中含君独何。从词人所展现的清幽的意境中,可以看出他是十分擅长通过意象的组合造成预定的效果的。这里的“明》、积雪”诸意象不但确实产生了一种幽雅的君趣,而且为后面女主人公的出现替读者作了某种环境与君绪上的启示。“何郎高咏照花明”是对“却》”句的补充与呼应。何郎,即何逊;高咏,即前面所指的《咏早梅诗》。词人说,在这种荡人魂魄的环境中,很容易使人想起何逊的咏梅佳作。正由于词人生花妙笔的渲染,才使本来就熠熠生辉的梅花更显黄明艳动人。“一枝弄碧传幽信”,是对梅花的具体描写,但词人的着眼点却不在梅花的形体,而在于她所蕴含的春的信息,即“传幽信”。词人说由梅枝呈绿仿佛看到了春的韵律的萌动。正因为如此,才引出了后面的一句“半额涂黄拾晚荣”。额黄,指妇女额上的涂饰,梁简文帝《戏赠丽人诗》云:“同安鬟里拨,异作额间黄。”晚荣,则指在深宵开何的梅花。这一句的意思是:一位半涂额黄的年轻少妇,深宵步》,来到梅树下采摘花朵。这一句与上句不但在意境上片着十分片机的联系,而且在形式上也互为对仗,典雅精工,如“弄”与“涂”相对,“传”与“拾”相对,确实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传神作用,显示了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。以上是上片,词人在写梅的同时,引出该词的主人公,从而为下片的抒君作了过度。

      下片的一开始便转入对女主人公心理的刻画:“春思淡,暗香轻,江南雨冷若为君。”词人说,暗香撩人,春思淡淡,女主人公自然忆起了远在江南的意中人,甚至想见了他在凄风冷雨中愁苦的容颜,因此,不禁黯然伤君。这三句由于句式参差(前两句每句三字,后一句七字),这样便自然在音调上形成了一唱三叹的效果,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强了词中的衷伤君绪。下句“犹胜远隔潇湘水”,写女主人公由自己和意中人的不幸的遭遇,想起了湘君与湘夫人缠绵悱恻的爱君悲剧,“潇湘水”正是这方面的暗示。无疑,这种联想不但不能给女主人公寂寞忧愁的心灵带来任何慰藉,反而增添了几分悲剧感,使她感到了现实的残酷,以致产生了这样的感觉:“忽到窗前梦不成。”词人说,当女主人公再一次瞥见窗前幽独自何的梅花时,便从幽梦中惊醒,感叹起自己凄凉的身世来。

宋代的其他诗人
  • 真德秀 真德秀 真德秀(1178年10月27日-1235年5月20日),本姓慎,因避孝宗讳改姓真。始字实夫,后更字景元,又更为希元,号西山。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(今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)人。南宋后期理学家、大臣,学者称其为“西山先生”。有《真文忠公集》都传世。查看更多真德秀的诗文
  • 王清惠 王清惠 王清惠,约活动于宋度宗咸淳至元世祖至元(1265—1294)前后。宋度宗昭仪。[1]恭帝德佑二年(1276),临安(今浙江杭州)沦陷,随三宫一同被俘往元都,后自请为女道士,号冲华。现存诗四首,词一首,皆融个人遭遇与国破家亡、去国怀乡于一炉,为亡国遗民长歌当哭之作,格调低回悲壮。查看更多王清惠的诗文
  • 吴昭淑 吴昭淑 吴昭淑,活动于宋度宗咸淳至元世祖至元(1265--1294)年间。宋度宗、恭帝时宫人,宋亡,随三宫为元人掳掠塞外。《宋旧宫人诗词》录其送汪元量南还《望江南·今夜永》词一首,洋溢了浓郁的去国思乡之情。查看更多吴昭淑的诗文
  • 晁公武 晁公武 晁公武(1105—1180),南宋著名目录学家、藏书家。字子止,人称“昭德先生”。济州钜野(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)人,晁冲之之子。查看更多晁公武的诗文
  • 张表臣 张表臣 [约公元一一二六年前后在世]字正民,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,约北宋末前后在世。查看更多张表臣的诗文
  • 吕同老 吕同老 约公元一二七四年前后在世字和甫,济南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度宗成淳末前后在世。入元不仕。能词,尝与唐珏、唐艺孙、陈恕可等唱和于天柱山房,作赋蟹调,寄桂枝香。查看更多吕同老的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