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织锦裁篇写意深。字值千金。一回披玩一愁吟。肠成结、泪盈襟。
    幽欢已散前期远。无憀赖、是而今。密凭归雁寄芳音。恐冷落、旧时心。
    参考资料: 1、叶嘉莹 等.柳永词新释辑评.北京市:中华书局,2005年1月第1版:372-373
  • 译文
    佳人寄来书信,撰写的词章抒写了她深厚的情意,价值之高贵,一字值千金。我一会儿展览观赏,一会儿冥思哀吟,心中悲喜交织,泪痕满襟。
    过去幽会的欢乐已经消失,未来相逢的日子遥远难测。而今无以依赖,多多凭借南来北往、候时去来的大雁寄佳音,恐怕冷落了昔日的爱情。

    注释
    燕归梁:词牌名,《乐章集》注“正平调”。双调五十字,前段四句四平韵,后段四句三平韵。
    织锦:指锦书。后称妻子寄给丈夫的书信为锦书。裁篇:一作“裁编”,指构思。写意:表露心意。
    字值千金:《史记·吕不韦传》:““布咸阳市门,悬千金其上,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。”此谓情人来信之珍贵。
    披玩:即把玩,仔细玩味。
    肠成结:谓心中忧思郁结不解。肠,心肠,心中。
    前期:将来重聚的日子。
    无憀(liáo)赖:即“无聊”,郁闷,精神空虚。憀,通“聊”。
    而今:如今。
    密凭:频频托付。

    参考资料: 1、叶嘉莹 等.柳永词新释辑评.北京市:中华书局,2005年1月第1版:372-373
  •   这首词叙写的是以书信传达别后相思相忆之情。词上片以织锦回文诗为始,但所叙写不是写诗者,而是读诗者—也就是词人本人。他从构思精妙的来信体会到其中的深情蜜意。“字值千金”一句极写这信在词人内心所占据的分量,正因为如此,所以词人才会“一回披玩一愁吟。肠成结、泪盈襟”,前一句活画出其喜悦之情,后一句又为其喜极生悲写真。

      下片是相思之情的延伸。“幽欢已散前期远”,幽欢早已成往事,重聚却又遥遥无期。“无憀赖”一句写词人满怀情意却无所寄托。“密凭”一句写词人频频寄出述说爱情的书信。结拍“恐冷落、旧时心”,表明述说相思不仅是自己情感的需要,更是安慰对方,以免冷落了她旧日的一片深情。这六个字,语势平淡,却情深意浓。

      这是一首以“赋”的手法写成的令词,没有比兴,没有场景,没有波澜,全用概括性的叙述语,失之平直、浅淡,缺少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。只结尾一句,尚有新意,尚有余韵。

    参考资料: 1、叶嘉莹 等.柳永词新释辑评.北京市:中华书局,2005年1月第1版:372-373
  •   此词开头即用织锦回文诗的典故,可见此词乃柳永思念妻子之作。联系到柳词其他的思妻之作的创作时间,此词应作于柳永第一次游历江浙一年后。

    参考资料: 1、薛瑞生.柳永词选.北京市:中华书局,2005年1月第1版:65-66
宋代的其他诗人
  • 张嵲 张嵲 张嵲(1096—1184),字巨山,襄阳(今湖北襄樊)人。徽宗宣和三年(1121)上舍中第,调唐州方城尉,改房州司法参军,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。查看更多张嵲的诗文
  • 李觏 李觏 李觏(1009—1059),字泰伯,号盱江先生,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、改革家,他生当北宋中期“积贫积弱”之世,虽出身寒微,但能刻苦自励、奋发向学、勤于著述,以求康国济民。他俊辩能文,举茂才异等不中,讲学自给,来学者常数十百人。李觏博学通识,尤长于礼。他不拘泥于汉、唐诸儒的旧说,敢于抒发己见,推理经义,成为“一时儒宗”。今存《直讲李先生文集》三十七卷,有《外集》三卷附后。为纪念李觏,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,塑有李觏雕像,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。查看更多李觏的诗文
  • 郑子玉 郑子玉 郑子玉,字号不详,生卒年不详,大致处于宋朝时期,诗人,代表作宋词《八声甘州》。查看更多郑子玉的诗文
  • 叶适 叶适 叶适(1150年5月26日—1223年2月21日),字正则,号水心居士,温州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,南宋著名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政论家,世称水心先生。嘉定十六年(1223年),叶适去世,年七十四,赠光禄大夫,获谥“文定”(一作忠定),故又称“叶文定”、“叶忠定”。叶适主张功利之学,反对空谈性命,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,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。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,与当时朱熹的理学、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“南宋三大学派”,对后世影响深远,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。著有《水心先生文集》、《水心别集》、《习学记言》等。查看更多叶适的诗文
  • 法常 法常 中国南宋画家,僧人。号牧溪。生卒年不详,活跃于13世纪60~80年代之际。蜀(今四川)人。曾因反对奸相贾似道而遭通缉,在浙江一位姓丘的人家中避难。擅龙、虎、猿、鹤、芦雁、山水、人物。师法梁楷,加以发展变化。所画猿、鹤、观音、罗汉等,造型严谨,形象准确。虽在生时受冷遇,却开后世文士禅僧墨戏之先河,并对日本水墨画之发展产生巨大影响,被誉为“日本画道之大恩人”。查看更多法常的诗文
  • 吴儆 吴儆 吴儆(jǐng)(1125~1183)字益恭,原名备,字恭父,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与兄吴俯讲学授徒,合称“江东二吴”。高宗绍兴二十七年(1157)进士,调鄞县尉。孝宗乾道二年(1166)知安仁县。淳熙元年(1174),通判邕州。淳熙五年(1178),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。以亲老奉祠。淳熙七年(1180),起知泰州,寻复奉祠。淳熙十年(1183)卒,年五十九,谥文肃。张栻称他“忠义果断,缓急可仗。”查看更多吴儆的诗文